让宝宝到户外接触新鲜的空气,被称为“空气浴”。空气浴对于宝宝的气管、粘膜、皮肤的发育,增加适应气候的体力等非常重要。由此,宝宝既适应新环境,也扩展了生活范围。
此外,对于预防食欲不振及半夜啼哭也大有益处。
关于新生儿日光浴阳光中有两种光线:一种是红外线,照射人体后,能使血管扩张,增强新陈代谢,使全身得到温暖;另一种是紫外线,照射到人体皮肤上,可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,而维生素D能帮助人体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,可以预防佝偻病。尤其冬天出生的宝宝及人工喂养、双胎或多胎的宝宝更应多进行日光浴。
进行日光浴时,时间应由短到长,刚开始每日3~5分钟,以后可逐步延长至1~2小时。冬季天气晴朗的时候可露出宝宝头部、臀部、手部的皮肤;春秋两季要注意防风沙;夏季需注意不能让宝宝的皮肤直接在日光下暴晒,这样会损伤皮肤。可以在树荫底下使宝宝间接地接受日晒,也可以在有阳光的房间或阳台上晒太阳,但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,因为紫外线不能穿透普通玻璃,所以隔玻璃晒太阳对婴儿是无效的。
不同月龄的宝宝进行空气浴的时间和方式有所不同宝宝到了2个月左右时,要渐渐地到室外适应外面的空气。在暖和的日子,要打开窗户,让宝宝吸3一5分钟左右的室外空气。
等宝宝适应外界空气后,爸爸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在自家周围散散步。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。
当宝宝的脖颈挺立,能坐立时,爸爸妈妈可把他放在宝宝车上,在室外转30一40分钟。
等宝宝能自己站立、行走时,可以带着宝宝外出走走,晒晒太阳。每天在室外进行空气浴1个小时。